close
這是本一言難盡的書,它一方面是對當前自甘沈淪的主流媒體拋出擲地有聲的抗議,但一方面卻也明白(台灣大眾可悲的共識)這些「挾民意以令廣告商」的財閥們,多半是會將諸多批評、建議、呼籲敬謝不敏,面帶微笑的收下,接著秉持勇於認錯、絕不改過的精神,繼續謀畫下一次對民眾權利與尊嚴的戕害。如果說那群所謂的主流媒體已經病入膏肓,那這塊土地上賸餘的希望就是在你我、以及可塑性極強的下一代身上。在此容我僭越的定義本書,它是對八○、九○,或者草莓、釋迦、西瓜(任何你喜歡的水果)族的新聞批判指南,也是讓我們重拾起公民正義力量的鑰匙。
《扭轉新聞》,記者生涯將屆十四個寒暑的關魚(現任台灣好生活電子報主編),整理從事媒體工作以來的懺情書,正式上市。
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在推薦序裡形容: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都不知不覺間看過關魚的文章。她的「天生神力」實在太過驚人,常人同樣的二十四小時,在關魚無止盡的活力裡,彷彿可以發揮三十六、甚至四十八小時的工作成績。你是否還記得多年前在雅虎奇摩成立的「中華隊加油!台灣棒球向前走」棒球家族?是否對「萬人連署挽救基層棒球運動」保有模糊的印象?當時初出茅廬,一方面跑新聞,一方面又在網路上拓展觸角的關魚已經展現了對理想的強烈行動力。
我的個性不會崇拜偶像。
但如果有一天,在人生盡頭的出入境表格上,有一欄「偶像」的欄位非填不可。那我應該會填下「關魚」兩個字。
這份表格至今未曾出現;因此儘管關魚具備了成為偶像的領袖特質,我仍將她視作一個對我影響甚鉅的朋友。我在大學時對社會運動幾無接觸,唯一一次差點要參與的經驗是在國語日報上徵求「高等教育學費調漲遊行」的志工,當時我興沖沖的撥了通電話到活動辦公室,服務人員跟我說可以來參加行前籌備。會議的地點在台電大樓站附近,讓我驚訝的是,一個號召「萬人大遊行」的活動,籌備會議上的成員居然僅僅只有五人,其中一位還是個搞不清楚狀況,只幫忙維持秩序的志工。那次會議主持人是台大城鄉所的某位教授,他說了些類似於:「大家一塊想想要怎樣爭取媒體注意」、「我們要不要準備大型氣球」之類的建議;但我仍然停留在哭笑不得的情緒裡無法逃脫,原本天真的期待以為可能是間簡報會議室,台上有幾位學者專家,把這次活動的訴求目的和志工團隊做一次清楚的解說,至少確保我們在對外方向可以口徑一致吧?當然,在很久以後我知道這純粹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此後迄大學畢業為止,我再也沒出席任何公開的社會遊行場合表態支持。
本書〈是誰給你們踐踏別人屍體的權利?〉一文,或許是最能引起閱聽者憤慨之情的篇章。在文章內先後提到當年震驚全國的白曉燕命案,「中國時報」以頭版刊遺體的事件;大園空難事件裡諸多媒體高層的無德決策、基層記者不經深思下的無禮發問。我擔心的是,在如此用極端濫情、粗糙操弄近似於電影情節的新聞手法,將是對社會人心裡溫婉良心的一大考驗。昔人已遠,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她那本讓人愛恨交加的《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裡有過一段話:
是啊,好一句「有所感而無所行動」。我們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早知道我就去做什麼事情--的懊惱中,麻痺了理想、頓挫了可貴的同理心?有太多人誤以為「憐憫」就是看待社會上所有不公不義事件的最佳態度,甚至以為那些在餐桌前搭配新聞嚥下腹內的傷感,正是我們對於受害者最好的獻祭。而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毫不顧忌的挾帶高科技的優勢(最近日本新聞正要推出3D主播台的播報技術),讓那些可能是千里之外的悲劇主角,和自在觀賞電視的觀眾變得天涯若比鄰。這讓多數下班後一身疲憊的市民們感覺良好,因為我們辛苦了一天,創造了經濟的發展、撫養了家中妻小;在勞動壓力之餘,我們甚至還可以從心裡對螢光幕中哭喊的陌生人,浮現出極為誠摯的同情:
在《扭轉新聞》這本書上,我看見的不是抑鬱寡歡的牢騷滿腹,亦非熱血激昂的擊鼓鳴冤;我看到的是一位在新聞界耕耘十多年的記者,她如何一步步嘗試瓦解主流媒體與閱聽人之間耽溺病態的連結,而這樣的傾向也是全球化的趨勢。我一方面驚訝,一方面深自羞赧,因為關魚選擇的武器不是在街頭投擲的汽油彈、或者以小刀劫持的華航客機、……,她以瘦削的身軀,扛起用教育改變媒體生態的大纛;而這也是絕大多數人能從自身做起,但卻選擇回身背離的道路。
你我何妨暫且紓緩過去聽聞「記者」二字就蹙起的眉頭,卸下內心重重防備;花幾個小時的時間閱讀本書,不僅能讓你燃起對下一代公民媒體抵抗主流媒體的希望,同時也可以認識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有許多如關魚一樣默默耕耘、奮鬥的勇敢人兒。他們都期待著有更多朋友,一起伸出手幫忙,拉回本該屬於大眾的媒體善良。
※ ※ ※
目前已可到下列七家獨立書店購買(含先前預購取書),其他縣市的寄售點還在聯絡中,未來將持續更新:
台北淡水 -- 有河book。電話:(02) 2625-2459 (週一公休)
台北永和 -- 小小書房。電話:(02) 2923-1925
台北大安 -- 唐山書店。電話:(02) 2363-3072
台北內湖 -- 草葉集。電話:(02)87976465
新竹市 -- 清大水木書苑。電話:(03) 5716-800
嘉義市 -- 洪雅書房。電話:(05)-2776540
花蓮市 --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電話:(03) 8246-533
另有公平貿易認證的店面提供寄售:
台北中正區 -- 生態綠咖啡店,6/15 起至櫃檯付費取書。
想先賭為快而所在縣市尚無寄售點的讀者,可透過網路向獨立書店聯盟訂購(需先加入聯盟網站會員才能勾選完整訂單,單筆消費未滿1500元需酌收50元運費,建議可跟朋友集資合買)。
《扭轉新聞》,記者生涯將屆十四個寒暑的關魚(現任台灣好生活電子報主編),整理從事媒體工作以來的懺情書,正式上市。
管中祥(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在推薦序裡形容:
那時,我不清楚關魚是誰,只知道是位記者,一位熱血的記者。
其實,在台灣當記者,並不是什麼好差事,即使一開始是滿腔熱血,但卻很難不被澆息。那年,她二十四歲,當上記者的第十天。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都不知不覺間看過關魚的文章。她的「天生神力」實在太過驚人,常人同樣的二十四小時,在關魚無止盡的活力裡,彷彿可以發揮三十六、甚至四十八小時的工作成績。你是否還記得多年前在雅虎奇摩成立的「中華隊加油!台灣棒球向前走」棒球家族?是否對「萬人連署挽救基層棒球運動」保有模糊的印象?當時初出茅廬,一方面跑新聞,一方面又在網路上拓展觸角的關魚已經展現了對理想的強烈行動力。
我的個性不會崇拜偶像。
但如果有一天,在人生盡頭的出入境表格上,有一欄「偶像」的欄位非填不可。那我應該會填下「關魚」兩個字。
這份表格至今未曾出現;因此儘管關魚具備了成為偶像的領袖特質,我仍將她視作一個對我影響甚鉅的朋友。我在大學時對社會運動幾無接觸,唯一一次差點要參與的經驗是在國語日報上徵求「高等教育學費調漲遊行」的志工,當時我興沖沖的撥了通電話到活動辦公室,服務人員跟我說可以來參加行前籌備。會議的地點在台電大樓站附近,讓我驚訝的是,一個號召「萬人大遊行」的活動,籌備會議上的成員居然僅僅只有五人,其中一位還是個搞不清楚狀況,只幫忙維持秩序的志工。那次會議主持人是台大城鄉所的某位教授,他說了些類似於:「大家一塊想想要怎樣爭取媒體注意」、「我們要不要準備大型氣球」之類的建議;但我仍然停留在哭笑不得的情緒裡無法逃脫,原本天真的期待以為可能是間簡報會議室,台上有幾位學者專家,把這次活動的訴求目的和志工團隊做一次清楚的解說,至少確保我們在對外方向可以口徑一致吧?當然,在很久以後我知道這純粹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此後迄大學畢業為止,我再也沒出席任何公開的社會遊行場合表態支持。
本書〈是誰給你們踐踏別人屍體的權利?〉一文,或許是最能引起閱聽者憤慨之情的篇章。在文章內先後提到當年震驚全國的白曉燕命案,「中國時報」以頭版刊遺體的事件;大園空難事件裡諸多媒體高層的無德決策、基層記者不經深思下的無禮發問。我擔心的是,在如此用極端濫情、粗糙操弄近似於電影情節的新聞手法,將是對社會人心裡溫婉良心的一大考驗。昔人已遠,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她那本讓人愛恨交加的《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裡有過一段話:
受到感動不一定是宗好事,濫情(sentimentality)可以是醜臭地與嗜啖畸暴或更糟糕的口味相結合。(最經典的例子是奧許維茲(Auschwitz)集中營的納粹軍官,他們日薄歸家時,摟妻吻女,晚飯前於客廳鋼琴上彈奏舒伯特的樂曲。)人並非因為受到數量龐雜的影像衝擊而變得無動於衷--若這是個適恰的形容。令感受呆滯的原因是因為有所感而無所行動。
是啊,好一句「有所感而無所行動」。我們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早知道我就去做什麼事情--的懊惱中,麻痺了理想、頓挫了可貴的同理心?有太多人誤以為「憐憫」就是看待社會上所有不公不義事件的最佳態度,甚至以為那些在餐桌前搭配新聞嚥下腹內的傷感,正是我們對於受害者最好的獻祭。而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毫不顧忌的挾帶高科技的優勢(最近日本新聞正要推出3D主播台的播報技術),讓那些可能是千里之外的悲劇主角,和自在觀賞電視的觀眾變得天涯若比鄰。這讓多數下班後一身疲憊的市民們感覺良好,因為我們辛苦了一天,創造了經濟的發展、撫養了家中妻小;在勞動壓力之餘,我們甚至還可以從心裡對螢光幕中哭喊的陌生人,浮現出極為誠摯的同情:
我們的憐憫宣告了我們的無辜清白,以及我們宛如真切的無能為力感。甚至可以說,不論我們懷抱多少善意,憐憫都是個不恰當,甚或隱含侮辱的反應。
在《扭轉新聞》這本書上,我看見的不是抑鬱寡歡的牢騷滿腹,亦非熱血激昂的擊鼓鳴冤;我看到的是一位在新聞界耕耘十多年的記者,她如何一步步嘗試瓦解主流媒體與閱聽人之間耽溺病態的連結,而這樣的傾向也是全球化的趨勢。我一方面驚訝,一方面深自羞赧,因為關魚選擇的武器不是在街頭投擲的汽油彈、或者以小刀劫持的華航客機、……,她以瘦削的身軀,扛起用教育改變媒體生態的大纛;而這也是絕大多數人能從自身做起,但卻選擇回身背離的道路。
你我何妨暫且紓緩過去聽聞「記者」二字就蹙起的眉頭,卸下內心重重防備;花幾個小時的時間閱讀本書,不僅能讓你燃起對下一代公民媒體抵抗主流媒體的希望,同時也可以認識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有許多如關魚一樣默默耕耘、奮鬥的勇敢人兒。他們都期待著有更多朋友,一起伸出手幫忙,拉回本該屬於大眾的媒體善良。
※ ※ ※
目前已可到下列七家獨立書店購買(含先前預購取書),其他縣市的寄售點還在聯絡中,未來將持續更新:
台北淡水 -- 有河book。電話:(02) 2625-2459 (週一公休)
台北永和 -- 小小書房。電話:(02) 2923-1925
台北大安 -- 唐山書店。電話:(02) 2363-3072
台北內湖 -- 草葉集。電話:(02)87976465
新竹市 -- 清大水木書苑。電話:(03) 5716-800
嘉義市 -- 洪雅書房。電話:(05)-2776540
花蓮市 --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電話:(03) 8246-533
另有公平貿易認證的店面提供寄售:
台北中正區 -- 生態綠咖啡店,6/15 起至櫃檯付費取書。
想先賭為快而所在縣市尚無寄售點的讀者,可透過網路向獨立書店聯盟訂購(需先加入聯盟網站會員才能勾選完整訂單,單筆消費未滿1500元需酌收50元運費,建議可跟朋友集資合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