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晚上突然很想聽歌、聽一些自己多年以前喜歡聽的唱片,趴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想要找出那些被日常瑣事埋藏的舊CD,隨手挑選的片子,其實都是可以開啟記憶的鑰匙。
* * *
.時代.
最早的時候,我在偏遠國小唸書,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只有母親隨身攜帶著的卡式錄音機,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吵著想要聽音樂,在那個雜訊聲大的像海浪的漁村裡當然是收聽不到廣播的,媽媽在一個禮餅鐵盒子裡頭找出了幾張卡帶,記得有熟悉的在水一方、大小百合、還有潘越雲等等,那個時候,我對歌手的聲音遠比對他們的面貌還來的熟悉,後來才知道,還有些人在渴望聽到一首歌的時候,只能夠看著歌詞想像旋律,在尋求心靈滿足上頭,沒有聲音、更缺乏影像,那麼、我的童年算是單純的幸運。
第一次擁有一台個人的CD音響應該是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搬到台北來還不到一年,叔叔到我們新家小住的時候,參觀了我的房間,發現少了點什麼,當晚就騎著車帶我到光華商場買了台小型音響。在那個晚上,我連張音樂唱片都還沒買,光看著嶄新的機器擺在小木櫃上頭,還有從警察廣播電台傳出來輕盈的台呼,讓我興奮的幾乎隔天早上睡過了頭;睡前要聽廣播的習慣大概就是那時候開始的。
如果要說什麼從那個時候留存到今天的,大概就是當年買的第一張專輯,劉德華的忘情水是讓我印象深刻的CD,那個時候的國小男生唱一定要帶點台灣國語混合廣東腔,就像今天的饒舌跟R&B一樣,粵式情歌的風格和小時候聽媽媽晚上在宿舍裡頭播放的民歌有很大的差異,急著想要長大的心情,追著被流行的風高高吹起的風箏,有好一段時間,我聽不見從在時間咖啡屋裡頭播放的淡淡背景音樂。年紀輕的孩子對偶像的感覺很獨特,一但你長大就像會是蛻變的蝴蝶,舊心情早就忘在某一棵回憶的大樹上頭了,我依然喜歡Andy Liu這個人,但是對於那些以前百聽不厭的歌曲,大概只剩下「纏綿」或是「來生緣」這類曲子,每逢某個情景又浮現腦海中時才會哼唱吧!這算是我對聲音的初戀。
.New Age.
當週遭的氣溫逐漸轉寒,每年的尾聲來臨時,我就開始準備起返鄉的行囊,回家的路上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會代替你的渴望,這是從小就知道的事情,你的家不見得也是別人的家。每年回宜蘭舊厝的時候,母親和我總要搭上好一段時間的火車或公車,經過北宜公路或東部鐵路兩種路線的洗禮,最後還是喜歡透過長幅的火車玻璃窗看著時間的魔術師在窗外景色上,作出種種挪移變換的舞台調度,有時候是在火車上睡著前跟睡醒後幾十分鐘的景物改變、有時候是今年跟去年整整有三百六十五天的四季流轉、不管是睜眼閉眼的一剎那,或是屏息凝視的漫長歲月,我都樂意讓自己的情緒跟著那些、無止盡延長的鐵路,雙溪旁的野薑花、貢寮沙灘旁的逐浪人群、大里天公廟外的海風徐徐、直到這一切都搖搖晃晃的跟著車廂一節節來到了蘭陽廣闊的平原上頭,才又像是躺在草地上午睡的孩子們,和全部的意識商量好似的酣然入夢。
有一年,在大年初一的晚上,跟著父親拜訪她宜蘭市的舊友,通常這種場合我是不喜歡參加的,應該很多人年輕的時候跟我有同樣的想法吧!總覺得社交是大人們的事情,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早點長大、一方面卻又不習慣那種客套的習俗,然而當看到有同年齡的人可以跟著大人談笑風生的時候,卻又按耐不住一種油然欽羨的情緒;然而幸運的是,爸爸在宜蘭的朋友多半是他小時候的玩伴,市井間隨處可見的各色人物常常我都得叫一聲「旺伯!」、「阿叔!」,那晚我是在半拐半騙的時候來到一間唱片行的門口,老闆是父親國小的同學(以前的時候同不同班並不重要,反正出了校門,大家都是同樣的放牛班),看著他們中年人泡茶抬槓,我完全沒有插話的空間,只好在已經打烊關門的店面裡頭,看著擺了好幾排的CD像是迷宮似的在小小的空間中架構出了時間的沙漏,在那次之前,我沒有逛唱片超過一小時以上的經驗,可是父親是出了名的長屁股(一抬槓起來不到整條街都息燈他是不會起身的),在外在環境的逼迫下,我從中文歌手看到台語歌手、男歌手、女歌手、團體組...等到連童謠區都看了快五遍的時候,爸爸粗厚的手掌才拍向我的肩膀,「有看到喜歡的歌嗎?」「沒有。」還不會和他用像是朋友的那種態度溝通前,我們之間的對話大概都是「嗯、好、是、知道了。」等等,聚少離多的日子中,偶爾收到的禮物、就算是些奇怪的東西(不可否認父親的審美觀相當的非主流),我都會很開心,而另一方面,我卻又想隱瞞自己期待禮物的心情,當被問到「要不要我帶些紀念品回來?」的時候,搖頭是千篇一律的答案,跟所有戀愛中的情侶一樣,想要得到的關心,都不希望是經由提醒而來的吧!看來情感、不管是親情和愛情,都有相似的靈魂。
在我的臉上找不到答案後,父親若有所思的在西洋音樂區繞了繞,很快的在百花叢中抽出了一張有點厚重的專輯,我想大概是他在專輯背面看到了一些他喜歡的老歌吧!稍長之後才知道爸爸年輕時音樂也聽的很廣,ABBA、Paul Anka、Eagles的經典音樂都是在他開車載著全家出門時聽見的,看著對國外樂團如數家珍的父親,後來忙於工作後漸漸對音樂接觸也少了,不過我想那份對旋律的敏銳應該還是會在腦海中潛伏不去吧!就像我們終究會找到一個讓彼此訊息傳遞的管道、像是五線譜上來來去去的音符們。那個晚上,我手上拿著天籟地球村第一次出的合輯走進宜蘭火車站前的街道,街燈盡滅,但是路卻越發的清楚了。
什麼樣的音樂是「新世紀(New Age)」,我到今天一直不是很了解,隨著自詡主導新世紀音樂流行的天籟地球村系列專輯越出越多,讓我感到世紀的變遷還真是巨大,到後來已經很難從當中尋找出一個普遍可以接受的定位了。但是不論如何,我是很感謝跟New Age的第一次接觸,往後透過和他討論起各種音樂,我和父親間的溝通算有了世代的交替。
.Peace&Love.
第一次重重地把房門甩上的時候,渾身無力躺在棉被中,希望身體就這麼一點一滴的陷入包圍,在不被了解的淺紫色歲月裡,我們都有段時間能夠用年少的語言溝通,一旦喝下了一瓶叫做成長的失憶藥水,那種能力為什麼就消失了呢?能否在一張一張考卷、一次又一次的和朋友吵架又合好、歡欣鼓舞的迎接假期來到、這種種經驗凝聚過後,通通只是甘甜的回憶,而不要苦澀的藥水?曾經質疑父母怎麼不了解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然而自己卻又在懵懂間發現,我也始終不明瞭隔壁班的那女孩想要的是什麼,同樣年紀間都無法準確的揣測心意,又何況相差了幾十年的爸媽跟我。
面對無法抗拒的時間、已經鑄下卻無法彌補的遺憾,期待音響中傳來的每一下重拍能發揮將大腦擊暈的的效果;和沙林傑交換著怎樣在麥香四溢的田野中,趴在土堆上看著嬉戲的孩童們,我清楚的聽見他用指關節輕扣地面、打出珍珠果醬的輕快節奏,遠方也有無數個像我一樣的孩子呀!音樂或許能拉進我們的心靈一點,從田野的那端。若是精神還是太清醒,那得靠Fools Garden把我騙進迷亂的花園中,眼球墜入無數豔紅的玫瑰裡,槍聲在腦後響起--這是Guns N Roses慣用的手法,如果操縱現實的鐵勾還是硬生生撕扯我破裂不堪的衣角,Offspring跟Greenday就得在怒濤狂潮般的吶喊聲,開著滿載的水泥車前來,將灰色的沉重傾進我已經五顏六色的房間,在窒息的水平線上,我學習冷靜,憤怒就凍結在無可避免的岩層中--讓往後考古學家的鐵鍬、可以在那條橫線下個定義,XX紀。
.死寂的激昂.
在大家都有宣洩不完的理想,晚上吃完宵夜後可以騎著車在河濱公園或是山路上遊蕩的那一年,有人說在大學的時候,擁有你一輩子份的時間,如果這時候你節省著不花,將來也是會給老天爺沒收的,這或許是給大學生熬夜的藉口吧!每一個夜晚,都可以聽見這個城市裡二十出頭年輕人的喃喃自語,儘管是有對象的訴說,可是卻又各自是一個個獨立、截然不同的故事,我們都是這麼清晰而且涇渭分明的來自四方,有的人懷抱著畢業後出國深造的理想、有人在家鄉父母還有三四個店面等著他回去料理、有自小孤身的男女一起租了房子打工收集學費、在台北街頭霓虹閃爍的髮廊樓上,可能也有數十包從南部運上來的行李,他們的主人得從洗髮、冷燙手、一路向上爬升,相信著總有一天會累積經驗成為準師,甚至是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如果你是個喜歡看小說的人,那我由衷的建議你該試著「聽」小說,找一個隔天不用上班上課的午夜,準備好一杯提神的咖啡,就這麼靜靜的坐在屋外的陽台上,或是在書桌前推開窗戶,靜靜的等待那些細細索索的聲音從公寓圍牆間的排水管、道路兩旁的排水溝蓋、騎樓下風吹來的小紙片、一盞一盞從遠方道路盡頭薪火相傳而來的路燈、在這都市的每個角落都有競相吐露的心曲,足以使你一整年都徹夜未眠。
但是並非每個故事都如同那些閱讀過的小說或者電影一樣富有張力,我想大概是因為缺少了某樣催化劑;如果選擇了Rhapsody的交響重金屬作為這許多篇文字的背景音樂,我幾乎可以看見那些整齊的鉛字在紙上不安的扭動,也開始學會了要掙脫既定的行與行間隔、作者預設好的段落、觀眾們期待的結局、......,這些文章規則在澎湃的管絃與擊鼓聲中都顯得脆弱,高速的吉他間奏更是卸斷命運鋼索的最後一片鋒利刀刃,我開始喜歡上那種企圖突破的強烈震撼,同時也更明白了在嘗試翻閱無可改變的高牆前,人們會竭盡所能的尋找可能--Epica的女聲婉轉的想媚惑冷酷的現實神祇、Wuthering Heights則號召了千軍萬馬齊聚愛爾蘭高地準備俯衝而下,自此一退,更無死所、但Hammer Fall你們就太傻了,何苦面對堅硬似鐵的隔閡,在灑落鮮血如花的深鎖大門前,仍要用更尖銳的超拔金屬突破重圍,我依稀看見了在亂軍圍困的沙塵中,持著鏽蝕長刀的你們,仍然面帶微笑而無所懼。這種固執讓我上癮似的愛上了。
* * *
在整理自己從小到大的唱片中,約略的想將他們按照購買的時間做個區分,發現冥冥間也有著秩序,然而打破常規是我的壞習慣,今天看著這井然有序的組合,或許反而激起明日想點把火,把泛黃歌本焚毀的衝動。該在哪裡埋藏下灰燼好呢?
* * *
.時代.
最早的時候,我在偏遠國小唸書,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只有母親隨身攜帶著的卡式錄音機,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吵著想要聽音樂,在那個雜訊聲大的像海浪的漁村裡當然是收聽不到廣播的,媽媽在一個禮餅鐵盒子裡頭找出了幾張卡帶,記得有熟悉的在水一方、大小百合、還有潘越雲等等,那個時候,我對歌手的聲音遠比對他們的面貌還來的熟悉,後來才知道,還有些人在渴望聽到一首歌的時候,只能夠看著歌詞想像旋律,在尋求心靈滿足上頭,沒有聲音、更缺乏影像,那麼、我的童年算是單純的幸運。
第一次擁有一台個人的CD音響應該是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搬到台北來還不到一年,叔叔到我們新家小住的時候,參觀了我的房間,發現少了點什麼,當晚就騎著車帶我到光華商場買了台小型音響。在那個晚上,我連張音樂唱片都還沒買,光看著嶄新的機器擺在小木櫃上頭,還有從警察廣播電台傳出來輕盈的台呼,讓我興奮的幾乎隔天早上睡過了頭;睡前要聽廣播的習慣大概就是那時候開始的。
如果要說什麼從那個時候留存到今天的,大概就是當年買的第一張專輯,劉德華的忘情水是讓我印象深刻的CD,那個時候的國小男生唱一定要帶點台灣國語混合廣東腔,就像今天的饒舌跟R&B一樣,粵式情歌的風格和小時候聽媽媽晚上在宿舍裡頭播放的民歌有很大的差異,急著想要長大的心情,追著被流行的風高高吹起的風箏,有好一段時間,我聽不見從在時間咖啡屋裡頭播放的淡淡背景音樂。年紀輕的孩子對偶像的感覺很獨特,一但你長大就像會是蛻變的蝴蝶,舊心情早就忘在某一棵回憶的大樹上頭了,我依然喜歡Andy Liu這個人,但是對於那些以前百聽不厭的歌曲,大概只剩下「纏綿」或是「來生緣」這類曲子,每逢某個情景又浮現腦海中時才會哼唱吧!這算是我對聲音的初戀。
.New Age.
當週遭的氣溫逐漸轉寒,每年的尾聲來臨時,我就開始準備起返鄉的行囊,回家的路上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會代替你的渴望,這是從小就知道的事情,你的家不見得也是別人的家。每年回宜蘭舊厝的時候,母親和我總要搭上好一段時間的火車或公車,經過北宜公路或東部鐵路兩種路線的洗禮,最後還是喜歡透過長幅的火車玻璃窗看著時間的魔術師在窗外景色上,作出種種挪移變換的舞台調度,有時候是在火車上睡著前跟睡醒後幾十分鐘的景物改變、有時候是今年跟去年整整有三百六十五天的四季流轉、不管是睜眼閉眼的一剎那,或是屏息凝視的漫長歲月,我都樂意讓自己的情緒跟著那些、無止盡延長的鐵路,雙溪旁的野薑花、貢寮沙灘旁的逐浪人群、大里天公廟外的海風徐徐、直到這一切都搖搖晃晃的跟著車廂一節節來到了蘭陽廣闊的平原上頭,才又像是躺在草地上午睡的孩子們,和全部的意識商量好似的酣然入夢。
有一年,在大年初一的晚上,跟著父親拜訪她宜蘭市的舊友,通常這種場合我是不喜歡參加的,應該很多人年輕的時候跟我有同樣的想法吧!總覺得社交是大人們的事情,一方面我們希望自己早點長大、一方面卻又不習慣那種客套的習俗,然而當看到有同年齡的人可以跟著大人談笑風生的時候,卻又按耐不住一種油然欽羨的情緒;然而幸運的是,爸爸在宜蘭的朋友多半是他小時候的玩伴,市井間隨處可見的各色人物常常我都得叫一聲「旺伯!」、「阿叔!」,那晚我是在半拐半騙的時候來到一間唱片行的門口,老闆是父親國小的同學(以前的時候同不同班並不重要,反正出了校門,大家都是同樣的放牛班),看著他們中年人泡茶抬槓,我完全沒有插話的空間,只好在已經打烊關門的店面裡頭,看著擺了好幾排的CD像是迷宮似的在小小的空間中架構出了時間的沙漏,在那次之前,我沒有逛唱片超過一小時以上的經驗,可是父親是出了名的長屁股(一抬槓起來不到整條街都息燈他是不會起身的),在外在環境的逼迫下,我從中文歌手看到台語歌手、男歌手、女歌手、團體組...等到連童謠區都看了快五遍的時候,爸爸粗厚的手掌才拍向我的肩膀,「有看到喜歡的歌嗎?」「沒有。」還不會和他用像是朋友的那種態度溝通前,我們之間的對話大概都是「嗯、好、是、知道了。」等等,聚少離多的日子中,偶爾收到的禮物、就算是些奇怪的東西(不可否認父親的審美觀相當的非主流),我都會很開心,而另一方面,我卻又想隱瞞自己期待禮物的心情,當被問到「要不要我帶些紀念品回來?」的時候,搖頭是千篇一律的答案,跟所有戀愛中的情侶一樣,想要得到的關心,都不希望是經由提醒而來的吧!看來情感、不管是親情和愛情,都有相似的靈魂。
在我的臉上找不到答案後,父親若有所思的在西洋音樂區繞了繞,很快的在百花叢中抽出了一張有點厚重的專輯,我想大概是他在專輯背面看到了一些他喜歡的老歌吧!稍長之後才知道爸爸年輕時音樂也聽的很廣,ABBA、Paul Anka、Eagles的經典音樂都是在他開車載著全家出門時聽見的,看著對國外樂團如數家珍的父親,後來忙於工作後漸漸對音樂接觸也少了,不過我想那份對旋律的敏銳應該還是會在腦海中潛伏不去吧!就像我們終究會找到一個讓彼此訊息傳遞的管道、像是五線譜上來來去去的音符們。那個晚上,我手上拿著天籟地球村第一次出的合輯走進宜蘭火車站前的街道,街燈盡滅,但是路卻越發的清楚了。
什麼樣的音樂是「新世紀(New Age)」,我到今天一直不是很了解,隨著自詡主導新世紀音樂流行的天籟地球村系列專輯越出越多,讓我感到世紀的變遷還真是巨大,到後來已經很難從當中尋找出一個普遍可以接受的定位了。但是不論如何,我是很感謝跟New Age的第一次接觸,往後透過和他討論起各種音樂,我和父親間的溝通算有了世代的交替。
.Peace&Love.
第一次重重地把房門甩上的時候,渾身無力躺在棉被中,希望身體就這麼一點一滴的陷入包圍,在不被了解的淺紫色歲月裡,我們都有段時間能夠用年少的語言溝通,一旦喝下了一瓶叫做成長的失憶藥水,那種能力為什麼就消失了呢?能否在一張一張考卷、一次又一次的和朋友吵架又合好、歡欣鼓舞的迎接假期來到、這種種經驗凝聚過後,通通只是甘甜的回憶,而不要苦澀的藥水?曾經質疑父母怎麼不了解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然而自己卻又在懵懂間發現,我也始終不明瞭隔壁班的那女孩想要的是什麼,同樣年紀間都無法準確的揣測心意,又何況相差了幾十年的爸媽跟我。
面對無法抗拒的時間、已經鑄下卻無法彌補的遺憾,期待音響中傳來的每一下重拍能發揮將大腦擊暈的的效果;和沙林傑交換著怎樣在麥香四溢的田野中,趴在土堆上看著嬉戲的孩童們,我清楚的聽見他用指關節輕扣地面、打出珍珠果醬的輕快節奏,遠方也有無數個像我一樣的孩子呀!音樂或許能拉進我們的心靈一點,從田野的那端。若是精神還是太清醒,那得靠Fools Garden把我騙進迷亂的花園中,眼球墜入無數豔紅的玫瑰裡,槍聲在腦後響起--這是Guns N Roses慣用的手法,如果操縱現實的鐵勾還是硬生生撕扯我破裂不堪的衣角,Offspring跟Greenday就得在怒濤狂潮般的吶喊聲,開著滿載的水泥車前來,將灰色的沉重傾進我已經五顏六色的房間,在窒息的水平線上,我學習冷靜,憤怒就凍結在無可避免的岩層中--讓往後考古學家的鐵鍬、可以在那條橫線下個定義,XX紀。
.死寂的激昂.
在大家都有宣洩不完的理想,晚上吃完宵夜後可以騎著車在河濱公園或是山路上遊蕩的那一年,有人說在大學的時候,擁有你一輩子份的時間,如果這時候你節省著不花,將來也是會給老天爺沒收的,這或許是給大學生熬夜的藉口吧!每一個夜晚,都可以聽見這個城市裡二十出頭年輕人的喃喃自語,儘管是有對象的訴說,可是卻又各自是一個個獨立、截然不同的故事,我們都是這麼清晰而且涇渭分明的來自四方,有的人懷抱著畢業後出國深造的理想、有人在家鄉父母還有三四個店面等著他回去料理、有自小孤身的男女一起租了房子打工收集學費、在台北街頭霓虹閃爍的髮廊樓上,可能也有數十包從南部運上來的行李,他們的主人得從洗髮、冷燙手、一路向上爬升,相信著總有一天會累積經驗成為準師,甚至是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如果你是個喜歡看小說的人,那我由衷的建議你該試著「聽」小說,找一個隔天不用上班上課的午夜,準備好一杯提神的咖啡,就這麼靜靜的坐在屋外的陽台上,或是在書桌前推開窗戶,靜靜的等待那些細細索索的聲音從公寓圍牆間的排水管、道路兩旁的排水溝蓋、騎樓下風吹來的小紙片、一盞一盞從遠方道路盡頭薪火相傳而來的路燈、在這都市的每個角落都有競相吐露的心曲,足以使你一整年都徹夜未眠。
但是並非每個故事都如同那些閱讀過的小說或者電影一樣富有張力,我想大概是因為缺少了某樣催化劑;如果選擇了Rhapsody的交響重金屬作為這許多篇文字的背景音樂,我幾乎可以看見那些整齊的鉛字在紙上不安的扭動,也開始學會了要掙脫既定的行與行間隔、作者預設好的段落、觀眾們期待的結局、......,這些文章規則在澎湃的管絃與擊鼓聲中都顯得脆弱,高速的吉他間奏更是卸斷命運鋼索的最後一片鋒利刀刃,我開始喜歡上那種企圖突破的強烈震撼,同時也更明白了在嘗試翻閱無可改變的高牆前,人們會竭盡所能的尋找可能--Epica的女聲婉轉的想媚惑冷酷的現實神祇、Wuthering Heights則號召了千軍萬馬齊聚愛爾蘭高地準備俯衝而下,自此一退,更無死所、但Hammer Fall你們就太傻了,何苦面對堅硬似鐵的隔閡,在灑落鮮血如花的深鎖大門前,仍要用更尖銳的超拔金屬突破重圍,我依稀看見了在亂軍圍困的沙塵中,持著鏽蝕長刀的你們,仍然面帶微笑而無所懼。這種固執讓我上癮似的愛上了。
* * *
在整理自己從小到大的唱片中,約略的想將他們按照購買的時間做個區分,發現冥冥間也有著秩序,然而打破常規是我的壞習慣,今天看著這井然有序的組合,或許反而激起明日想點把火,把泛黃歌本焚毀的衝動。該在哪裡埋藏下灰燼好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