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抽空看了「不能沒有你」;正文開始前聊些閒話,很懷念以前大學時,找個沒課的下午晃到長春戲院,在幽闃只剩下冷氣空調運轉聲音,以及瀰漫劇院裝潢氣味的黑色空間裡,隨著偌大的螢幕發笑,或者落下眼淚。還記得高中為了看《愛情靈藥》裡戴立忍飾演警察(跟女明星的床戲),特別情商學長出借學生證偽裝年滿十八歲。誰知道戲院門口的服務人員根本看也不看就放我們進場,大抵就是那時開始,我對於「法定程序」這種東西有了新解。

 想了解劇情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開眼電影院查詢。

 據導演說法,他第一次讀到「不能沒有你」的故事,是男主角「林武雄(陳文彬飾)」打算把大綱投稿到公視的人生劇展前,先請他過目;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就算是戴立忍也很難忍住見獵心喜,「阿彬,你這個故事拍成電視劇太可惜,交給我來拍,一定讓你當男主角…」,本片於焉開始。

 本片雖然不打算做成傳統改編紀錄片那種讓人難以親近的氛圍,然而全片卻意外地採用了黑白色彩呈現,為的是營造一種「觀眾」與「劇中人」適當的距離感,換言之就是不希望影片拍的「太真實」,而引發了台灣人學習已久的「自我防衛機制」,反而不願意敞開心去體會劇中更底層的人情無奈。這樣的考量很奇妙,由於一開場就是一則六年前的電視新聞報導改拍,描述一位中年男子挾持小女孩在天橋上揚言跳落,如果說真的用彩色的方式呈現,恐怕任誰都會覺得:「這就是我們每天看的見的新聞呀!」,隨即大家大腦紛紛啟動了自我防衛機制,透過各種安慰邏輯告訴自己「那些人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傢伙譁眾取寵啦」、「他怎麼不尋正常管道幫女兒呢?用這麼偏激的方式難道就可以幫助小孩上學嗎」等等…道德感比較低落的人,可能就拿張小紙條開始詢問身旁朋友:「一注五百,現在是一賠二十,賭那個男的不敢跳,要不要下?」

 看完本片之後,其實我最大的感慨也就是在於導演說的這種「防衛機制」的的確確的深植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而且如果沒有這種機制存在,我們要怎麼快樂的活下去呢?每天新聞上報導的殺人放火、社會亂象,試想這些受害者都可能是我們周遭的朋友--讀者們如果將心比心,不給予自己一種「那些人只是少數」或者「那些人其實咎由自取」之類的藉口,我恐怕沒有喝兩杯威士忌會很難睡的著覺。

 這部片的緣起來自於一樁新聞事件,那麼就不能不了解現今世界上的新聞(不分地域)特性,由於節目製播的時間限制使然,一則普通的社會線新聞篇幅很難超過兩分鐘,甚至連三十秒畫面都不到的也大有人在。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只是短短三十秒的影像、口白敘述,究竟能夠表達怎樣的訊息?

 因為這樣的先天限制,迫使原本一條極可能是傳達某種社會警訊的新聞,演變成極度表層、淺薄的現象描述,甚至淪落為一齣情緒表演呆板的鬧劇(每次災變發生時,最常訪問的那些聲淚俱下受害者家屬)。事實上,在閱聽人看不見得背後,每則社會現象都是用當事人一輩子的生命說出來的故事。以前大學憲法教授說過:「今天我要求你們閱讀大法官解釋案,不僅僅是要你們背誦這些條文字號,或者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你們要知道這個申請釋憲案件背後有怎麼樣的故事…」;事隔多年,可能很多上過的課程都還給老師了,但是這句話我依然記在心底。

 要說「不能沒有你」可以帶給觀眾最重要的啟示,我覺得是「它讓我們重新意識到同一塊土地上的每個居民,彼此都有一份故事、和之所以成為現在這副模樣的原因。」用這樣的心情來走之後的路,或許能夠消弭很多負面情緒,進一步成為別人眼中「不能沒有的你(妳)」吧。

 對了,下班時如果看到馬路邊有廢棄的貨櫃倉庫,裡面可能就住著另外一個林武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鐵山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