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mixed up的世界,相信跨領域的生活環境是一種冒險。短短的標題,我試圖結合沈文程的口頭禪、陳珊妮的歌、還有今天的主角,伍佰大哥的新書--風景。

 吳俊霖,嘉義人氏,講起話來有跟作家侯文詠相似的腔調,兩人以前就讀的國民小學相距不到幾公里,或許這跟侯文詠總說自己愛唱些靡靡之音,伍佰又總在詞曲創作裡透顯出文人氣息有點關係吧!

 「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這張專輯裡可以看到梳著據說很瀟灑髮型的伍佰,想像一下現在這種飄逸的長髮,燙的捲捲的(還捲相同的角度),一路走到今天唱演唱會要開著大電扇在底下吹(據當事人說這樣頭髮才會比較帥…),外觀上的改變當然很大,可是他內在創作的能量來源,我卻發現是異常的一致。

 伍佰螢光幕以外的生活是低調而且內斂的,包括他與他的妻子;原本的印象停留在他是位忠實的村上春樹書迷,挪威的森林一曲是國中時代大家傳唱的調子,稍晚開始發現他還是個攝影玩家,家裡的135mm相機橫跨傳統與現代領域,之前更因為購買了Ricoh GRD這款數位相機,而發揮意想不到的「代言效應」,不少台灣樂迷朋友跟著人手一機起來。

 今天的議題是,像伍佰這樣的業餘攝影者,他們處在攝影創作光譜上的什麼位置?

 若將藝術創作體系分成:專業與外行、職業與業餘,可以簡單區分成四個象限(當然這只是粗略的劃分),而專業指的是對藝術本身的涵養學識,職業卻不一定是擁有相對的內在學養,只要是以攝影工作為業的人員,都可以稱作是職業攝影玩家。

 弔詭的是從古到今往往許多讓人稱頌的經典之作,卻是出自所謂「業餘攝影師」之手,而那些作品是否比起職業人員更加專業?如果以展覽與獎項的肯定來作評比標準,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同樣的現象在其他藝術領域也會出現,我們不妨比較音樂(學院教育下的音樂家與業餘的詞曲創作者)、文字(職業作家與不以文字創作為正職的寫手)、繪畫、影像…等等。

 從時間軸綜覽,越靠近今日的現代社會,因為網路的傳播迅速,有越來越多專業,但是業餘的藝術創作者更能夠被挖掘出來,也更能得到時代的目光,這或許只是短暫的假像,也可能是即將到來的大脈動;最後舉一個例子,去年上市的微軟新視窗作業系統Vista,其中內建的數十幀高解析桌布背景正是出自一位美國業餘攝影師Hamad Darwish;而他所使用的器材,是一款已經停產的Canon中階數位單眼相機。

 回頭談談伍佰這本書中的攝影作品,多數是在日本所拍攝的,從中可以看出多年攝影經驗所培養出的Trained Eyes,以精準的目光呈現構圖,雖然謙稱是隨手拍攝的作品,實際上比起很多同樣出版過類似寫真或LOMO書輯的藝人,相去不只里許,即使拿到職業沙龍攝影領域也能夠以其豐沛創作能量壓垮那些僵硬古板的人像拍攝作品,很期待在多年後,可以看到伍佰大哥更洗鍊的影像集結成冊,讓人們在耳朵的領受外,也能夠以目光來體會其生命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鐵山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