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標題別讓政治敏感的人打噴嚏(特別是這個禮拜來臨的總統大選),獨立書店賣的絕對不是一庫房鼓吹主權獨立的書籍啊!這年頭會胡思亂想的是越來越多了。

 「曾經,我也非常地為誠品音樂館那豐富而開放的擺設內容、及幾乎每張CD都能試聽的營運方式而感動著。但在見識過小白兔唱片行裡,店員與熟客們聊得有說有笑、互相推薦新碟,且在CD的包裝上大多貼有「某某某真心推薦」、「誰誰誰的200X年終排行榜」等等標籤的情景後,那含有經營者的個人品味灌流其中、再因而串起許多追隨這般品味的同好/交流者/消費者的營運模式,毋寧更貼近我自己平時和朋友們分享音樂的經驗、及內心深處對一間唱片行的嚮往。」 -Mr. Tuesday

 「不是說那些排行榜上的書不值一讀,而是,當你走進書店、或點入他們的網路世界,充斥眼前的,全都是經過一個巨大的體系所策畫出來的結果,在我感覺,即是某種強制性引導。我不知道像這樣一個暢銷排行榜是不是真的適合我們每一個人,還是,如果你並沒有很多時間去一架一架瀏覽、尋覓,那麼就是這樣:這些,都是近期最「熱門」而非買不可的了。
 我們開始變得只讀那些最具話題性的翻譯小說,更不用說華文作家因此而被衝擊被漠視許久,然後,我們開始越來越不了解自己想要讀的、喜愛的是什麼;閱讀領域在無形之中一點一滴被裁剪,閱讀氣質(每一個人都有的一種特殊的閱讀品味)也在日積月累中慢慢的被消磨,我們不再敢肯定自己對一本書的觀點──我喜歡、或為什麼我不愛。
」 -Sanny的文章

 對我而言,幾乎沒時間(實際上是興趣也不大)去看完周遭很多人搶著購買的風之影、天使與魔鬼、偷書賊、…;但我還記得第一次閱讀追風箏的孩子時,國內的大書店書架上擺放的第三世界小說只占了百分之十弱的比例,我想找本Jhumpa Lahiri的小說都得直接跟書商調貨才能一解捧籍之癮,更別說許多經典的書冊往往初版二版之後就遭到後方強勢新書行銷大浪淹沒(印象最深刻的是「蒲公英的記憶」一書現在只有圖書館內可以借到了)

 或許把書籍當成純粹的商品一樣,包裝成美美的來販售是如今的趨勢之一,而翻譯國外亞馬遜叢林排行榜上有名的暢銷小說也成為一種必然,畢竟不是所有書商都願意賭看看捧著魔戒翻譯稿敲門的人會是下一個朱學恆;然而,在市場經濟供需槓桿的影子下頭,消費者應該還是存在有他們的小小選擇餘裕在吧。

 我想那樣的空間,可愛的空間,就會被人們遺忘在一個個獨立的小小書房裡,如果有一天想起的話,請你不要吝嗇時間去探望他們吧!就像拜訪多年的老朋友一樣。凝視著我們本土創作作者群,林婉瑜、楊佳嫻、吳國棟、裴在美、伊格言…等人,某些程度上他們會比一些拗口的翻譯作者來得更親切哦!

--
獨立書店電子報源起
獨立書店首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鐵山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